毛澤東創建軍隊是個奇跡。從湖南江西交界的地方發動秋收起義,是黨組織給的任務,起義后和各地的農軍攻打長沙,結果1927年9月9日發動起義,打了幾天時間,三個團都打了敗仗。
后來在瀏陽文家市會師,說難聽點,就是打了敗仗把隊伍歸籠歸籠。有一個領導問下一步怎么辦,當時的師長團長說怎么辦,中央軍委讓我們打長沙,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,那我們應當打長沙。毛澤東說長沙何鍵幾萬人,我們就剩一千五百人,剛打了敗仗,接下來還去打長沙,不是去找死嗎?要轉移到萍鄉。當時江西那邊國民黨力量比較薄弱,所以應該先把隊伍保留下來。留得青山在,不怕沒柴燒。
但是這個想法出來得不到響應,當時師長團長不聽毛澤東的,甚至還挖苦說毛先生讀書作文章還有一把刷子,可打仗是業余的,你得聽我們的。你怕死你別去。毛澤東說不是怕死的問題,不能拿雞蛋往石頭上碰。
吵了一夜沒有結果??焯炝恋臅r候,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,這人就是起義軍的總指揮盧德銘,盧德銘說,既然毛委員是中央派來領導咱們的,還是聽他的吧。結果他一說話,師長團長都不吭氣了,為什么呢?他是原來武漢國民黨軍的老團長,那個師長當時是營長,也就是他的老部下,老長官都發話了,大家總會給個面子。
但沒想到出發沒幾天,隊伍遇到國民黨的襲擊,盧德銘犧牲了。盧德銘是堅決支持毛澤東的,他犧牲了,所以在轉移途中士氣低落,為什么?大革命失敗了,打了敗仗,領導思想還不統一,這對下面的士氣的影響可想而知,所以隊伍越走越少,毛澤東想,不行了,再這么走下去隊伍就要散了。
所以后來走到江西的時候,搞了個“三灣改編”,第一件事就是召集隊伍,清點人數,發現只剩一千人,從一千五到一千才十天不到,而且還有好多想要走。毛澤東當時就宣布“革命要靠自覺”,愿意革命的站在我的左邊,不愿意革命的站在右邊,不愿意革命的把槍留下,每人發兩個或四個大洋回家。
宣布后,有兩三百人站到了右邊,所以,真正在“三灣改編”的只有七百人,七百人還有很多都是傷員。毛澤東為什么要上井岡山?他要把一百名傷員安頓下來,因為人本來就剩下不多,如果再抬著一些人,怎么打仗?
當時江西省委也派人給毛澤東送信,說如果山下呆不住的話,就上山去,山上有黨領導的一支武裝部隊,講的是袁文才。袁文才原來是一個書生,后來他的未婚妻被地主霸占了,一怒之下,上山落草為寇,成了一條好漢。他讀書的時候研究革命,也覺得有道理,所以帶著隊伍下了山,入了黨當了農民自衛軍的領頭人。
當革命失敗后,他又帶著軍隊上山了。毛澤東收到信以后很高興,最起碼有人收留他,一來傷員可以安排,二來后方基地也可以建立起來了。所以立馬寫信給袁文才,請求把傷員與后方基地安頓下來。
袁文才接信后和他的弟兄們議了議,當時大家意見非常一致——不能讓他上來。為什么?當年是有槍就是草頭王,都是靠槍桿子說話的。他下面的人都說了,我們才一百多人,毛澤東有七百多人,他上了山要是不走了,把我們滅掉了,那我們找誰說理去?所以都不同意毛澤東上山。
袁文才也是秀才出身,就給毛澤東寫了一封信,很簡單三四行字,即“敝地民貧山瘠,猶汪池難容巨鯨,片林不棲大鵬,貴軍馳騁革命,應另擇坦途”。
毛澤東收到回信后,明白已被人一口拒絕了,于是再次派人給袁文才稍信,先不說上不上山,先見個面交個朋友談一談。其實袁文才是知道毛澤東的,因為當時在國共兩黨,毛澤東都是響當當的人物了。
袁文才知道毛澤東是有本事的人,誰都愿意結交的人物,但這次約見怎么見呢?約他到我這來估計他不敢來,去毛澤東那里又不愿意,最后找了一個村子,離袁文才稍近點,而且他提前帶人布置好了。這樣談得好就好,萬一談不好就摔杯子示意,實則這就是一場鴻門宴。
結果毛澤東去的時候就帶了一個團長,袁看毛澤東沒帶什么人來,覺得那就好辦了。于是坐下來開始談。談得非常不順利,從上午十點左右談到下午太陽落山,袁文才就是打定主意不讓毛澤東上山,最后毛澤東一看覺得實在是不行了,人家主意已定,那就交個朋友吧。于是,就開始閑聊其他事情,不談上山的事了。
在聊的過程中,毛澤東抓住了一個機會,說袁先生你現在有多少人?有多少槍?實力如何?袁文才一聽就感嘆了,說我在這山頭想壯大隊伍很容易,就是苦于沒有槍。
毛澤東一聽,當場決定說送你一百支槍,袁文才的隊伍各種槍湊在一起也才六七十支,一下子多得一百支槍,而且還是好槍,袁文才說毛先生真夠意思,看毛先生的意思真不是為了消滅我,如果要消滅我不可能還送槍。
于是,袁馬上就答應了:行!上山吧!當然,這個槍也不能白要,他愿意掏錢出來,據說是六百大洋,但是還是覺得不夠,畢竟是一百支槍啊,于是找人借錢,湊齊八百大洋。就這樣上的山,其實就是把傷員與后方一百多人安排在袁文才那里,毛澤東還是帶著剩余的幾百人在江西周圍轉,打過勝仗,也打過敗仗,而且敗得很慘。
為什么我現在鼓勵大家上井岡山看看呢?就是要看看毛澤東怎么創業的,再看看我們今天面臨的困難,我覺得這對我們戰勝困難有精神幫助。
最慘的是什么時候呢?是1927年10月22日,當時七拼八湊在一起,一共是七個連,毛澤東帶著其中五個連加上一個團部,到江西大汾鎮那里駐扎,沒想到剛一駐扎下來,被當地一個惡霸叫肖家璧,帶著他的民團打了毛澤東一個突然襲擊。
那一仗算是打慘了,被他們包圍了,本想沖出去,可根本沖不出去,敵人拿槍封鎖了。硬來會傷亡太大,但也不敢呆著,因為呆著又怕來敵人沖進來,跑都沒有地方跑。
于是決定連夜突圍,有一個陳姓高個的說搭人梯,這樣毛澤東等三十多個人是踩著人梯出去的。出去后怕敵人追,于是連夜狂跑,第二早上到達了一個山村,叫黃坳村,心想跑了一夜應該是追不上來了,可以定下心來了,唯一感覺就是肚子餓了。
毛澤東叫特務連一個曾連長找飯吃,可曾連長說鍋碗盆瓢都丟光了。但也得想辦法,有錢的就在老百姓那里買點剩飯吃,沒錢的就只能說點好話要一點。要飯的話都沒有東西裝,那就把帽子脫下來裝,有些甚至連帽子都沒有了,那就把衣服的前角拖著裝,就用手抓著吃,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往胃里倒了。
毛澤東當年是讀書人,拿手抓飯吃簡直是不可想像,那不是給孔夫子丟人嗎?后來有個小兵折兩根樹枝刮了刮,遞給毛澤東,就用這個吃飯。
大革命失敗后,這支隊伍從一千多人到只剩下三十人,士氣低落可想而知,毛澤東一看大家都沒有勁了,得打氣才行,于是集合隊伍給大家打打氣,帶著隊伍上了井岡山,那是10月24號。25號王佐把他接上山,就是現在井岡山的中心地帶,那時是王佐的地盤。一路走一路收拾殘兵,最后上山的一共是兩百多人。
兩百多人,在當年就像是一個典型的中小型民營企業。地方軍閥幾十萬上百萬有的是,像這兩百人,絕對是九牛一毛。但沒有想到,就是這么一支隊伍,到1949年已有五百五十萬人了,消滅和改編了國民黨八百多萬正規軍。
新中國成立后,第一件事就是剿匪。湘西一帶剿匪兩年多,有數據統計共剿一百一十五萬人,云貴川剿匪兩年多共剿一百一十六萬人。從這數據可見當年是有多少這樣的地方土匪,剿匪之后就是要讓老百姓真正過上安穩的日子
真正體現解放軍戰斗力的,不是國共戰斗,而是開國后的抗美援朝戰爭,是抗美援朝真正打出了軍威,打出了新中國這六十多年的和平,在座的每一位都在享受著抗美援朝所帶來的福利。
美國非常不希望看到中國崛起,因為他們的邏輯就是中國崛起了,美國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?,F在他看到中國的GDP上來了,就把中國當成了假想敵,視為主要的競爭對手。
南海的問題其實就是美國日本在后邊搗鼓唆使,那么現在美國飛機在南海橫行霸道,還美其名曰為航行自由。在座的作為中國人,可能心里都有氣,美國人怎么這樣?
六十年代的越南戰爭,問毛澤東怎么辦,毛澤東說“應該打!絕對打!堅決打!”那些年美國有人駕駛的飛機打了十二架,無人偵察機打了二十架,美國還不敢吭氣,那個真叫解氣。
大家可以去看抗美援朝的記錄,最后是美國求著咱們簽字的。把美國打服了,當時美國的參謀長說,照這樣的打法,美國打二十年也打不到鴨綠江邊。美國打不起,一個士兵在前面作戰,后邊二十幾個人作補給,所有的補給都要美國運,確實經不起這個長期的戰爭。只好別打了,拖不起。
這話毛澤東聽懂了,毛澤東怎么說?打二十年打到鴨綠江邊?跟他說,打兩百年他也達不到鴨綠江邊。這是原話,真牛氣。毛主席在最高工作會議上還說,美國愿意打多長時間,我們就陪你打多長時間,一直打到你服氣為止,打到你認輸為止。霸氣!
美國當年和今天不一樣。今天在走下坡路,當年是開國以后,對外用兵一百多次從來沒輸過。二戰時期發了戰爭橫財,GDP占全球的一半,外匯儲備占西方發達國家的50%,是鼎盛時期。新中國剛成立,敢這么跟美國人說話,也只有毛澤東。
美國人不想打了,當時南朝鮮的總統叫李承晚,他又來勁了,美國人不打,我也要把戰爭進行到底。咱們以前都是以美國為作戰對象,根本沒把南朝鮮放在眼里,結果最后這一戰,專門打南朝鮮。你不是不服氣嗎,那好,單獨教訓你。
這一戰叫金城戰役,十幾天消滅它四個師7.8萬人,狠狠揍一通,老實了。南朝鮮單獨打起來,根本不是對手。最后你看美國人怎么跟咱們談的,他說,你們也出了氣了,咱們該簽字了吧。咱代表怎么說呀,咱代表說他還嘟囔呢,他還不服氣呢。
美國說,再不服你揍他。咱代表說,我揍他,你們是一撥的,幫不幫忙。美國說,你放心,只要他先打的,你盡管揍,我們不幫忙。最后他們就這么談的。
所以你看美國簽字代表克拉克,把帽沿拉得低低的,覺得丟人,他最后說了一句話,他說我創造了一個不光彩的記錄,我是美國歷史上在沒打勝戰爭的停戰協議上簽字的將軍。
抗美援朝一雪1840年一百多年的恥辱,打完美國,誰敢小視中國?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都打敗了,18個國家,硬是給打服了。18個國家派兵參戰,還有20多個國家參與保障,加在一塊40多個國家。
打完抗美援朝誰最高興?蔣介石最高興。為什么?原來國共打的時候,美國人說,你看你槍又好,兵又多,有全國政權,我還給你美元,你怎么就打不過共產黨打不過毛澤東呢?蔣介石沒話說,確實是事實。
打完抗美援朝,蔣介石腰桿一下子就硬了。我打不過毛澤東,你們40多個國家加一塊都打不過毛澤東,說我笨,那你們不是更笨嗎?所以蔣介石腰桿一下就硬了,這是真事,是原話。
打完這一戰之后誰也不敢小看中國了。所以1956年,黨的八大的時候,彭德懷講了一句話,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。什么時代呢?隨便派個軍隊在中國口岸架幾門大炮,就可以欺負中國人民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。這句話說完以后,全場熱烈鼓掌,經久不息,很多人,特別是老先生,熱淚盈眶。為什么?這一百多年的歷史太屈辱了。
現在中國人腰桿終于硬了,中國人終于站起來了。中國人挨打的問題解決了,就是毛澤東時期解決的。就是抗美援朝拿鮮血生命換來的。我們現在很多人淡化革命歷史,甚至污蔑紅色文化,認為紅色的不行啊,紅色的代表血腥,認為共產黨的革命不該搞,民國挺好的。
說實在的,仔細回顧那段歷史,1840年以后,中國人過的什么日子,中國人是怎么被稱為東亞病夫的,帝國主義在中國怎么不講理,說出來咱們現在的年輕人根本沒法想象。
1925年發生在秦皇島火車站的一個事。當時的車站還沒有封閉起來,很多百姓做買賣養家糊口,掙點小錢。晚上十點多鐘,車站人已經很少了,一個中年婦女還在賣瓜子水果。來了兩個日本兵,一看是賣東西的,上去二話不說就去翻,看到不好的就摔。一個老百姓靠這個養家糊口,她說你怎么搶我東西,日本人根本不理她。最后老百姓急了就喊,有人管沒人管,有人搶我東西!正好來了一個警察。
這個警察一看,日本人在搶東西,他職責所在,就上前一看說你們怎么搶別人東西。日本人對一個婦女還沒打,一看是個警察,拿起槍殼子就把警察砸在地上了,兩個人摁著警察打。警察打不過,就吹哨,站臺上執勤的四個警察都跑過來。兩個日本兵一看,對方五個人,不能再打了,再打就吃虧了,拿著槍就跑了。
本來這個事情應該就結束了??墒菦]想到,半個小時之后,日本一個排四十多個人把警察局包圍了,架著槍就掃,把警察局里的所有人都給打死了。這就是當年的中國。
日本人不講理,美國兵文明嗎?當時在南京市里,兩個美國兵開吉普車轉,看到秦淮河上有一個長辮子老人。就把老人圍住弄他辮子玩。
老人不高興就說他們,他也聽不清,兩個人把老人架起來,一下子扔到秦淮河里,把老人給淹死了。但處理不下去,美國人說,我們以為你們都會游泳的,給你們開個玩笑,這個事就不了了之了。這就是當年中國?,F在,這事能想象嗎?
什么叫中國人站起來了。我講一個例子。1974年,中國和美國恢復關系,美國要往中國派一個聯絡處。美國在世界上所有國家的使官、聯絡處、外交機構,都是海軍陸戰隊站崗。但是到中國,毛澤東說不行,你不能站在街上,中國的大路上不能有一個外國兵,我們派解放軍給你站崗。
美國問我怎么警衛,毛澤東說你在使館內穿什么軍裝我們不管,但是中國國土上,一個外國兵都不能有。到現在為止,美國在全世界的大使館都是美國兵在站崗,唯獨在中國,他的海軍陸戰隊穿著便衣在里面。這些成果都是打出來的。
毛澤東剛創立軍隊的時候,一個地主帶著民團家丁就敢打毛澤東,搞突然襲擊。二十多年以后,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見到毛澤東都甘拜下風。
聯合國軍司令麥克阿瑟剛開始很狂妄,但是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作戰的時候,麥克阿瑟成左派了。他說印度人你跟中國挑釁,跟中國打仗,你腦子進水了,蠢到極點了。我都打不過他,你跟中國人打,原話是“蠢到極點了”。
所以毛澤東很感慨,說當年對中國人耀武揚威、會用拳頭的麥克阿瑟,成了左派了。因為麥克阿瑟跟中國打過戰,知道組織起來的中國人太厲害了。
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在解放軍報發表過一篇文章,叫《中國的軍人》,他到美國國防大學當訪問學者,發現美國國防大學有一百多個國家的軍人,或是當學員,或是當訪問學者。美國人很傲慢,別說是第三世界國家了,就是他的盟國英國、法國、德國的軍人都看不上,但唯獨對中國軍人畢恭畢敬。
金一南開始不習慣,是不是情報局給交代了什么?時間長了,美國人說了真心話,他們說,我們尊重那些和我們交過戰的對手,尤其尊重那些打敗過我們的對手。這就是美國人,你向他示弱他看不起你,欺負你,你真正把他打了,他服你。
講這段歷史,說明當年生存力的變化過程。但是有人會問,毛澤東當年怎么找到這批人的,跟他爬雪山過草地,一把雪一把草面,戰勝那么多困難?要現在我們有這么一班人,也能干成大事業。
這是我講課經常遇到的問題。好像是毛澤東找到這么一批人,才很幸運成功了。今天再看我們的員工,素質太差,有這樣那樣的問題。
說實在的,當年跟毛澤東干革命的,有一批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,像羅榮桓,是放著大學不上,跟著毛主席上了井岡山,那絕對是有覺悟的。但絕大多數不是因為覺悟高而參加革命,而是進入這個隊伍以后覺悟逐漸提高的
所以毛澤東不是幸運招到了一批人,而是找到了一種方法,不管什么人進來,都能影響和改變,提高覺悟。現在很多老板經常抱怨員工素質差,特別是思想素質差,能力也不強,對我們人力資源部門寄予很高的期望,希望能夠招點既忠誠可靠又能干的人,招完以后什么事都好辦了。其實這樣的人不好招,即使招到了也是會變化的。
給大家講兩個黨史上真實的故事,講一講當年真實的文化程度,和當年真實的思想素質。
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時候,解放軍中絕大多數是文盲,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就叫初小知識分子了,一到四年級是初小,五六年級是高小,五六年級全上完叫完小。所以當年有四年文化程度,會寫名字了、會寫姓了就是小知識分子了,就這樣初小文化水平以上的不到10%,絕大多數都是文盲,更別說科學文化素質了。
解放軍解放南京的時候入城教育。怎么教育呢?入城當然要遵守城市紀律,同時別出洋相。跟官兵講,城里點的是電燈,不是煤油燈,電燈和煤油燈不一樣,不要在電燈上點煙卷。城里人家里圓圓的,不是水缸是馬桶,別在馬桶里舀水喝。
這是出過洋相的。毛主席警衛員陳昌鳳的回憶錄里也有。當時他住在福建漳州僑鄉。紅軍時期,毛主席住進去后,警衛員發牢騷,說城里人怎么那么懶,不在家里打口井,還要我們走那么遠路挑水喝。
毛主席說打什么井呀,有自來水。什么叫自來水?自來水管一擰開,水就來了。毛主席寫字去了,警衛員挺高興,把水都打滿了,但卻不會關,水嘩嘩的流。
警衛員著急了,找毛主席,毛主席說你不會把它關了?然后教警衛員怎么關。這都是警衛員在回憶錄里寫的。
當時入城還有想不到的地方。海軍副政委的孩子給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,是他父親給他講的。
打南京時,國民黨很多官員跑得比較快,辦公桌都沒來得及收拾。咱們打進去以后,看到桌面上什么東西都有,發現一塊金燦燦的懷表。拿起一看,活的!表針在走,啪的扔地上了,怕咬著自己。又摔又砸,一看,死了,然后走人了。
再講一個故事,是北京軍區的一個裝甲兵司令,長征日記里寫的叫肖鋒,開國少將。肖鋒,建國以后給軍委專門寫了一個報告,希望軍委分配做裝甲兵工作,要當裝甲兵司令。為什么呢?
他說我丟過一次大臉,是終生恥辱??箲饎偙l的時候,八路軍挺進敵后,日本人開著坦克橫沖直撞,我們不會打坦克,沒見過坦克。坦克來了之后就跑,因為你不知道該怎么消滅它,槍也打不透,手榴彈也沒用。
有一次,日本人開著九輛坦克下去掃蕩,走到一個地方把八路軍趕跑了。一個坦克四個駕駛員,一共三十六個駕駛員下來,到小酒館喝酒去了,喝得酩酊大醉,鬧得一塌糊涂。然后肖鋒帶著部隊趕過去,把酒館包圍了,打死了33個鬼子,跑了三個。跑的三個鬼子,到了坦克那邊,打開蓋鉆進坦克里邊,開著坦克就跑。九輛坦克還剩六輛,算是繳獲的。
這是多大的戰果??!當時繳獲一把歪把子機槍就可以立功了,繳獲山炮野炮就更不得了啦,繳獲了六輛坦克,你說這有多大功勞。馬上給晉察冀軍區報告,繳獲了六輛坦克。
繳獲了六輛坦克,怎么打開呀,看日本人一打開蓋就開著跑了,他們上去怎么都弄不開,不知道機關在哪。坦克怎么也打不開。但坦克也不能停著,停著待會日本人又追回來了。這坦克得弄走,拿回根據地去,但坦克怎么弄走,誰也不知道。
后來肖鋒說,坦克不是牛,燒洋油,想辦法弄點洋油去。實際坦克是燒柴油的,老百姓的洋油是煤油。最后買了很多煤油。怎么燒?說可能是架了火就燒,它疼就會往前走了。把煤油潑到坦克上就燒,當然不敢全潑,燒焦了怎么辦。燒了半天坦克還是不走,后來沒辦法,找老百姓借牛拉走。
當時坦克還比較輕,日本的小型坦克,九頭牛拉坦克,把坦克拉回根據地了,然后蓋上,怕日本人飛機把它給炸了。結果第二天,沒來得及把坦克走過的印記給去掉,日本人循著坦克印,帶著騎兵就追過來了。
追過來一看,坦克在那堆著呢,日本人把坦克蓋一扒,打開蓋開著就跑了。那邊晉察冀軍區、延安總部都在準備驗收他們繳獲的戰果,你說這怎么給上邊交代呢?所以他在新中國成立后一定要當裝甲兵司令。
這就是當年真實的故事。按理說,當年文化程度低,但是他們思想覺悟高。其實思想覺悟也是逐漸提高的,也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抱著遠大的目標加入這個隊伍的。
再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,我一個戰友,他的父親叫王兆相,是陜北神木縣神木紅軍游擊師的師長??箲饡r期,他加入八路軍,挺進敵后冀中河北東部,讓他去招兵買馬。
給他的任務是擴大八路軍一千人,招一千新兵。怎么招呀?他說你要是一個一個做工作太慢,可以到河北市趕大集,趕大集的時候他在集上搭了一個臺子,做抗日演講,動員大家當八路軍。
早集上,他搭著臺子給大家做演講,當時老百姓圍著他看熱鬧,誰也不報名,眼看集市都散了,沒有多少人報,這就急了,再趕一個集是十天以后,任務完不成,還是有壓力的。他靈機一動,原來說加入八路軍抗日打鬼子,現在不講這個了,現在說加入八路軍管飯。還有管飯的,還有這種好事,嘩嘩的都報名了。一下子招了一千人,特高興,當天晚上,安排大家住下,給大家安排晚飯。
第二天集合隊伍,宣布下一步我們要轉入訓練,訓練好了,我們要上戰場,要打鬼子。下面人一聽,還要打仗,拉倒吧,嘩啦跑了五百。你說管飯,他就來一千,你說要訓練要打仗,就跑了五百。
其實人都是一樣的。所以毛澤東不是有幸招到了一批覺悟特別高的人,最后把革命干成了,他是發明或者創新了一套管理思想、管理制度,叫紅色管理。通過這套東西,把官兵打造成一支打不垮、拖不爛、戰無不勝的隊伍。
毛澤東帶兵的能力是他的所有對手由衷敬佩的,包括蔣介石,對毛澤東帶隊伍的能力、對共產黨的管理方法佩服得五體投地。
要說學毛澤東的積極分子,蔣介石絕對算一個。但是蔣介石干得不太地道的事,就是盜版,大陸出《毛澤東選集》,出版一本,他盜版一本。一二三卷和四卷出來了,蔣介石發給高級軍官人手一冊。有一位老先生,現在已經去世了,他是臺灣來的,是國民黨一位將軍的后代,到大陸來講毛澤東思想。
老先生當年親自和我說的,他是怎么學毛澤東思想的。他父親是國民黨將軍,蔣介石給他發了一套毛選。父親把他鎖在柜子了,結果越鎖,年輕人越覺得是什么好東西,所以他偷偷把柜子打開,看毛選看入迷了。
有一天給他父親發現了,在臺灣看紅色的東西是要掉腦袋的。最后他父親說,要真想研究毛澤東,別在臺灣,臺灣文化氛圍不對,你到美國去研究。然后把他送到美國去,他就是在美國學習的毛澤東思想。
咱們再談一個例子,就是張學良。今年是西安事變八十周年,西安事變之前有個兩廣事變,兩廣事變之后蔣介石到了潼關,張學良見了他,勸他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。
他跟蔣介石說,蔣先生你也是帶兵的,我也是帶兵的,你想想,毛澤東帶的隊伍,從江西出發經過十一個省,爬雪山過草地,一天平均打兩仗,能把這個隊伍安全帶到陜北,而且隊伍不散,是多么強大的凝聚力和戰斗力。您的隊伍在那種情況下,別說走兩萬五千里了,早上出發,中午管飯,晚上你看還剩下多少人?憑這一條咱們也不可能把毛澤東消滅了。
既然毛澤東這么能打仗,咱們團結毛澤東去打日本人。消滅紅軍再去抗日,那根本不可能,團結紅軍一塊去抗日比較現實,他是這么勸的。也就是說,毛澤東帶部隊的能力太強了。